English

江泽民纵论中国科技事业国际科技合作高科技发展

在北京接受美国《科学》杂志独家专访时
2000-06-19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政府始终高度重视科技事业。现在,我们正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以推动国家的建设和发展

●我们按照平等互利、成果共享、尊重知识产权的原则开展国际合作。希望中国科学家能更充分地活跃于国际合作的大舞台

●我们要为科学家创造良好宽松的科研环境,鼓励科学家的自由选题和探索;在科研机构,建立符合科学自身发展规律的新机制;继续增加政府对基础研究的投入,鼓励部门、地方、企业和民间基金等多种形式对基础研究的支持

新华社北京6月18日电世界著名的《科学》杂志6月16日出版的最新一期,刊登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5月17日下午在北京接受该杂志主编埃利斯·鲁宾斯坦独家专访的内容。江泽民在专访中回答了《科学》杂志的提问。

关于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江泽民说,在中国,人们很重视科学技术。中国历史悠久,在科技领域有过辉煌的成就。自明朝末年起,中国开始在科技领域落后于其他国家。从牛顿力学,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再到最新的互联网,世界科技日新月异地发展。中国为什么从那时开始落在了后面?总体来说,原因在于长期存在的封建制度。明朝时长城被修复、加固,封建统治者停止人们出洋,后来又实行“海禁”,中国与其他国家交往的大门被关闭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政府始终高度重视科技事业。现在,我们正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以推动国家的建设和发展。

关于国际合作,江泽民说,中国人民为自己的古老文明而骄傲。但另一方面,我们不能停止学习世界上所有的优秀文明成果,一天也不能停。我们按照平等互利、成果共享、尊重知识产权的原则开展国际合作。通过国际合作,实现人才交流和资源、信息、科研设备的共享,不仅促进了科学技术自身的发展,而且将会带动经济贸易合作与交流。孔子曾说,三人行,必有吾师焉。他还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中国科技界在国际合作中广泛学习了先进的科研理论和管理方法,提高了研究开发能力,改善了工程和产品质量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同时,也对当代科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希望中国科学家能更充分地活跃于国际合作的大舞台,参与更多的科学研究计划。

在谈到中国政府将采取什么新举措来加强国际科技合作时,江泽民说,中国政府将积极支持推进中国全球性和区域性科学研究与高新技术产业化合作网络,例如,建立类似中以、中澳合作基金和中国—亚太经合组织科技产业合作基金。我们不仅要鼓励中国的科学家积极参与像欧盟第五个框架研究计划,有选择地支持参与国际大科学合作项目,而且还要在国家级重大科研计划和科技研发基地建设中,对外开放和吸引国外的科研机构和科学家参与中国的基础研究计划和高技术研究计划。

在谈到中国建造重大科学研究设施的能力时,江泽民说,我们把重大科学设施的建设作为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的重大部署之一。这些年来,我们已经建成了一批有影响的重大科学工程,如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合肥托克马克装置、清华低温核反应堆等。这些设施的建设和运行,增强了中国的科研能力,拓展了探索未知世界的能力。目前,中国正在建设一些重大科学装置。中国政府在“十五”期间还将进一步加强重大科学装置的建设,提高基础研究的能力。我们希望与世界各国进一步拓宽科学合作的渠道,积极参加更多的大科学装置的国际合作项目。

关于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江泽民说,翻开科技发展的历史,我们知道,基础研究的成果为整个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突破和进步,也促进了应用科学的发展;而应用科学的不断发展,也必然对基础科学研究提出更高的要求。可以说,如果没有量子理论,就不会有微电子技术。如果没有相对论,就没有原子弹,也不会有核电站。人们有时可能并不了解在基础研究中的一项突破能在哪些具体领域被应用。创立量子理论的科学家当初并不了解,也不能预见到未来微电子技术的发展。我们的研究力量要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技术开发方面有一个合理的配置。当然,还要考虑到经济发展水平和每个国家的实际。像美国这样经济发展水平很高的国家应在基础研究方面有更大的投入。

我们要为科学家创造良好宽松的科研环境,鼓励科学家的自由选题和探索;在科研机构,建立符合科学自身发展规律的新机制;继续增加政府对基础研究的投入,鼓励部门、地方、企业和民间基金等多种形式对基础研究的支持;在基础研究领域开展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在谈到哪些科学研究领域最有可能为中国的未来繁荣发展提供支持时,江泽民说,许多新的交叉科学研究领域都可能对中国未来的繁荣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信息科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和资源环境科学研究领域对中国未来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在谈到吸引人才回国服务时,江泽民说,科技竞争是人才竞争。中国政府坚持“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留学方针。1978年至1999年,中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近32万人。这一时期出国留学人员总和是1872年至1978年一百多年间出国留学人员总数(约13万多人)的两倍多。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还接受了来自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34万多人次。1978年以来,中国出国留学人员中已有11万人学成回国,而且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当然,由于各种原因,目前还有相当一部分出国人员不能或暂时不能回国工作,这是可以理解的。对此,中国政府各部门正采取各种措施,为他们创造更加便利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实施更加开放的政策,建立灵活的机制。此外,各地方政府建立的各类留学人员创业园区,也为他们在园内进行科技开发和成果转化发挥了“孵化器”作用。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科研条件的进一步改善,学成回国的人员将会越来越多。

在谈到互联网问题时,江泽民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如今我们有了好的条件,可以获得世界上的大量信息。中国有大量的网络用户,其中24—35岁年龄段的人上网人数最多。信息的增值作用体现在它的“共享性”和“开放性”上。不仅是中国的年轻人,全世界的年轻人、学者、科技人员都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和其他一切交流手段。

在谈到教育改革和科学普及时,江泽民说,中国教育体系有不少好的传统,中国的基础教育培养了一大批世界公认的、优秀的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为世界文明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科学知识的积累是应该鼓励的,当然在前辈基础上的创新更应该鼓励。我们正在对教育体系进行改革,如推进素质教育,促进教育与科研的结合,鼓励创新人才的成长等。提高全民族素质、培养优秀人才将是一项长远的“系统工程”。这就是所谓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需要不断提高全体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一方面,大力加强科普宣传工作,在全社会倡导爱科学、学科学的良好风气,弘扬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提倡科学方法。另一方面,全面推进九年制义务教育,进行课程改革,并通过创建课外活动基地和科学馆,加强对中小学生的科学知识、创新意识的培养,推进素质教育。

关于高科技的影响,江泽民说,防止基因歧视、保护个人隐私、贯彻知情选择和实现公正原则,都是我们十分关注的问题。科学自由的原则一定要坚持,但科学的发展要为人类服务,不能危害人类自身。中国政府正在研究制定有关规章制度,促进、引导、规范和保障科学的健康发展。生物技术,尤其是对基因的研究,必将给人类带来福音,电信技术和纳米技术的进步也会对未来的社会产生深远的、积极的影响。世界各国都关注确保人们不受互联网的负面信息的影响,能健康成长。传媒业发展的速度很快。我们现在直接面对来自各界的信息,但要确保一点,即所有的事实都不应被歪曲。互联网也如此。不然,人们就会问,如何在网上区别事实与歪曲呢?

我们应当充分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同时又要善于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原则基础上开展国际合作,对各方都有利。至于遗传资源问题,中国在1998年6月发布了《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暂行办法》,其出发点是在该原则下促进国际合作和交流。中国政府鼓励中国科学家与国外同行在这一领域进行合作,所限制的只是少数个人和公司以科研名义采集标本从事商业活动。《办法》施行以来,中国科研机构与一些国家科研机构的合作进展良好。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